UFO T3工程全站儀
銳測測距技術
光斑不發散,測距快準狠
全新的RayEDM(銳測)測距頭,產生的相位激光光束,500米處光斑不發散,回饋信號強,不僅能精確測量電桿、墻角等常規目標,還能夠穿越鐵絲網、樹林縫隙等障礙物進行精細測量,不因為光斑發散而發生“誤傷”。
600M其實是大材小用
T3全站儀單棱鏡測程5km,免棱鏡測程600m。實際上RayEDM預留了高達1000m的免棱鏡長測程,可供更高需求的用戶定制。
又快又遠的秘密
①:T3全站儀改變激光管及接收管的安裝、屏蔽結構,既降低了電信號串擾,又提高了關鍵器件的散熱速度,降低溫升影響。
②:通過降低測距時鐘相位及電源模塊的噪聲、提高關鍵模塊的電源紋波抑制比等措施,從而提高測距內符合精度。
③:測距電路方面,改變傳統的雙核雙芯架構,采用新的硬件架構方式,解決了芯片間的通信速度和硬件可靠性。考慮到產品安全性、電路板批量生產、軟件升級、待機功耗等諸方面因素,圍繞次平臺開發了一系列配套模塊。超過30層鍍膜耐磨放抹花鏡頭成像清晰銳利,即使在弱光環境下也能快速找到觀測目標,長期觀測不容易產生視疲勞。
可靠的高精度測角系統
絕對編碼+雙軸補償
采用絕對編碼度盤無需進行初始化操作,同時配置了雙軸補償系統以保障觀測數據的精度和可靠性。
滲氮處理軸系
經滲氮處理的全站儀軸系,具備更強的耐磨性、抗疲勞性、耐腐蝕性和耐高溫的特性。不僅僅是軸系,整機的所有機械系統與部件,均來自超過50年的精密機械制造經驗與技術積累,是創新與傳統的雙重工藝,是T3全站儀系統精度最底層的保障。
硬件系統安全穩定
RTOS系統+32位處理器
節省一半的時間
細微之處的人本關懷
為提升測量人員的效率與體驗,整機進行30多處設計優化
交互更簡單
全新布局的操作面板
控制面板的布局,包含了對所有測量場景高效作業的設想。操作化繁為簡,按鍵化簡為繁。30個按鍵各自功能清晰簡單,不論是程序選擇、模式切換、設置、輸入、開關均一步到位。這樣不僅僅是提高工作效率,更可以讓非專業人員迅速的輕松駕馭。
有容乃大
多樣化的數據操作
U-Field機載測量軟件
更多相關
RTK網絡模式分類及網絡制式的選擇
RTK測量作業主要有三種常用的模式,電臺模式、網絡模式、CORS模式。 其中,RTK網絡模式是指基準站和移動站之間利用移動互聯網來進行數據通信。相對于傳統的無線電通信模式,移動互聯網通信模式具有...
南京環球測繪分享選購測繪儀器的注意事項
選購測繪儀器有哪些注意事項?南京環球測繪儀器小編為您分享:1.看品牌,一般工程中使用的全站儀基本都上是2秒的中檔設備,要選擇性價比高、測量軟件豐富的測繪儀器。基本上,都具有自由棱鏡的功能,適用于道路、...
測繪知識大全
1、1954年北京坐標系 1954年我國決定采用的國家大地坐標系,實質上是由原蘇聯普爾科沃為原點的1942年坐標系的延伸。 2、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 根據青島驗潮站1950年一1956年...
【技術指南】中緯ZT30R Pro全站儀放樣測量
具體操作步驟講解點擊1鍵【程序】—2鍵【放樣】在做好設置作業和設站、定向后,點擊F4【開始】,進入放樣界面。第1、2、3、4頁分別為極坐標法、正交法、笛卡爾法和測量點高程。本次操作以極坐標法為例,有【...
回望全站儀過去四十年的技術發展與變革
對于從事測繪相關行業的人來說,全站儀可能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測繪儀器,可是提起全站儀的歷史,很多人可能只是一知半解。其實,全站儀的歷史并不長,從第一臺擁有數據處理功能的全站儀誕生以來,不過四十多年的...
徠卡NA系列光學水準儀介紹
產品概述 上世紀20年代,徠卡測量推出了不同精度的N1、N2、N3光學水準儀,作為全球光、機、電儀器的領導者,徠卡測量非常注重產品研發、工藝和品質。90年代以來,陸續推出了更高品質的徠卡NA2...
【應用案例】徠卡RTC360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
一、應用背景 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地籍測繪中相比傳統測量手段,效率上大大提升。而基于GNSS定位的移動測量系統在地籍測繪中受信號的影響,在山區、城中村、...
2018年我國對地觀測遙感衛星迎來密集發射期
衛星遙感技術在生態文明、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、軍民融合發展、科學防災減災等領域應用廣泛,為國家發展提供了戰略支撐。但是,我國衛星遙感數據分散在各個部門,需要打破信息互聯互通的壁壘,實現多星多源多種遙感...